(一)数据广度和深度不足。
由于没有分析项目的成本控制效果和内部运营的成本,就会致使分析数据的深度不足;另外,企业仅仅对财务方面的信息进行了数据挖掘和分析,并没有对企业的其他方面,如人事、市场、物流等数据信息深入挖掘与分析,就会致使数据的广度补足。数据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将会对企业管理层的未来决策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带来致命性的危害。
(二)财务分析和预算偏差大。
企业在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往往实际财务分析情况和预算财务情况存在较大的偏差,这是因为企业仅走个预算的形式,并没有或者说很少把财务的预算数据和实际数据进行对比。企业不能有效地落实财务预算数据,就会影响处理管理会计信息的效率,管理会计水平得不到提升,最后就会致使企业财务分析和预算存在较大偏差。
(三)财务原始数据传输不畅。
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企业的原始凭证等原始会计数据会出现传输不畅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管理会计信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是可靠性,如果原始管理会计数据传输不畅,那么管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后面一系列的建模分析更是无从谈起。
提升数据挖掘技术的管理会计信息处理水平
(一)优化数据挖掘的广度和深度。
在日常的数据挖掘过程中,企业应当对财务和运营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验证不同的数据,以便进一步优化数据挖掘的广度和深度。此外,对于数据的深度,既要对重点项目实施全面数据分析,熟悉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和成本控制情况,还要对比不同部门的成本和费用情况,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具体的经营情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考核绩效。
(二)加强预算管理。
为了减少财务分析和预算的偏差,提高处理管理会计信息水平,保障数据挖掘在处理管理会计信息方面的质量,企业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想要增强财务分析效果,保障数据的有效性和直观性,企业就要使用合适的预算数据,因而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不但要参考历史经营情况,还要考虑未来发展战略。企业既要把未来经营情况和预算数据结合起来,减少二者之间的差异,又要保证预算数据的可靠。企业在预算时可以选择零基预算法,虽然零基预算法比较难,但是准确性较高。
(三)加强信息共享。
为了避免财务原始数据传输不畅,企业应当要加强信息共享。企业各部门的信息都要和财务部门进行共享,这样有利于各种信息及时地传达到财务部,从而保障了管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企业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以便更高效地进行信息共享。另外,企业也要重视业财融合,通过一些软件把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进行对接。
数据挖掘技术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探讨
(一)财务风险预测和评估。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帮助管理会计评估企业财务风险,为了让管理层实时了解企业财务风险,我们可以利用如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技术,建立合适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并对财务数据加以分析,这样就能让企业管理层掌握企业财务风险并加以评估和预防,及时采取恰当的措施,把一些问题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投资决策研究。
投资决策由于考虑的因素较多,因此比较复杂,我们要合理使用各种模型工具来对其进行简单化处理。数据挖掘因为具有可以量化的特点,因此可以选择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和财会信息,根据这些财会资料和数据,再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三)预测分析。
在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中,往往要借助于过去的信息来对未来进行预测,在这个从过去对未来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往往就得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可以搜寻到历史的数据,借助预测模型,对企业未来资金流动和市场销售情况进行预测,给管理层提供一定的参考。
(四)现金流预测。
现金流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管理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管理会计人员为了做出合理的资金预算,需要对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做出评估,为企业接下来的融资投资活动奠定基础。由于预测的基础是建立在大量的历史数据上的,如果全部靠人力,显得不现实且成本巨大,这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我们可以把目光转向数据挖掘技术,根据预设规则在非结构化和结构化信息数据中发现并提取有意义、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再通过概念描述和关联规则等方法,建立起一些关于销售量、成本等的预测模型,得出最终相关指标,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能力水平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