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陨落与业务伙伴(BP)的兴起,并非时代周期更替。溯其本源,是业务对财务价值创造的需求不断提升的过程。
简单来说,财务BP的工作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工作内容不以传统的财务核算为中心,以增加企业价值为核心。
回归业财和财务BP的本质,财务到底能为公司和老板带来哪些真正的价值?
价值创造3大方向
如果说财务BP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企业价值。那么到底是哪些价值呢?
通常来说,财务人增加企业价值的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增加企业的收入、利润,平衡风险。财务人通过深度参与业务决策,综合运用预算、分析、业绩管理、利润管理等手段,从产业角度,提升企业价值。
其二,资本运营,提升企业内在价值。财务人通过企业上市、发行债券;收购兼并、风险投资;资产重组,资本债务结构改善等方式,从产融结合角度,提升企业价值。
第三,市值管理,提升企业市场价格。财务人有效维护公司市值,合理反应公司价值,提高资本市场对企业的认可度。
一方面通过投资者关系管理、媒体管理等综合手段,将企业价值清晰地传递给资本市场,同时在资本市场高估或低估企业价值时,综合运用并购、融资、增减持等手段使市场价格合理反映公司价值。
在市值管理过程中,沟通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们换一种方式,从价格公式这一侧面再来看看这3方面。在定价理论这篇文章中我们分享到:价格=价值+认知。
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提升,更关注在价值层面。市值管理更关注在认知层面。财务人通过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同时提升价值与价格。
至此,我们将财务增加企业价值的本质已剖析完毕。
不同公司业财需求实例
正因为财务的价值创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因此市场上业务对财务BP的“工作需求”也大不相同。
大家常常发现,你公司的BP之工作与我司相距甚远,不免引发大量争论。民企与外企,小企业与大企业的需求都各有不同。
不同阶段、不同性质的公司对财务BP的工作内容需求并不相同。某世界500强外企,对财务BP的工作需求主要集中在:通过综合手段,提高销售组织的收入、利润;对投资决策,进行有效支持;在组织内部有效传递信息;保证组织合规及风险可控等。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到,这家外企对财务BP的工作需求,主要集中在提高企业收入、利润平衡风险方面;沟通对象是对内的;职能方向主要集中在销售组织中。
某B轮民企,对财务BP的工作需求主要集中在:搭建预算、分析等体系,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公司的商业模式、投资方向进行财务建模,使投资决策更科学合理;有效规划并建议公司的投融资、上市方案,保证公司产融结合均衡发展;从市值管理角度,提出合理的财务建议,清晰传递公司中长期价值,有效吸引投资。
某刚上市的中型民企,对财务BP的工作需求主要集中在:有效支持公司研发、生产、海外生产等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工作;为公司产品上市项目做专项的业务财务支持,保证产品上市投资合理,收入最大化;加强公司财务规划、财务建模的水平,提高与资方沟通的精度,提高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
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到,这家刚上市的中型民企,对财务BP的工作需求,职能上有较大的跨越。从研发,逐渐扩展到生产,甚至是海外生产,并且可以支持公司产品上市。横跨了研产销三大职能范围。
另外,从工作内容上看,提高企业收入利润和市值管理并重。沟通对象也是同时包含内部管理者及外部投资者关系。
业务为本,走向前台
财务BP的工作紧跟业务的需求,业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业务模式,研产销是否一体,是否对外融资等,都影响业务财务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个公司即使是和自己的直接竞争对手相比,业务财务工作也可能不尽相同。同时,还受到企业内部的管理层认知、系统、流程、团队、文化等多因素影响。
面对繁复的市场需求,财务人的知识结构是否需要面面俱到呢?笔者以为不必。
在处理研发BP、销售BP和支持部门BP的工作中,发现其工作内容和所需技能基本上一脉相承。如果能熟练掌握底层知识结构,并加以灵活运用,同时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必能融会贯通。
用人经理在BP人才的考察和培养上,也更应该关注在其“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学习力,综合实力等方面。无需唯“刻板经验”至上。
虽然,从工作职责上、沟通对象上、管理的职能上不同阶段的公司对财务BP的需求有较大的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服务业务,提供决策支持,增加企业价值。
也就是说,业务的重心在哪里,业务的痛点在哪里,公司的增值点在哪里,财务人就在哪里。
财务人的工作,是瞬息万变的,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这个宗,就是业务的需求。财务从传统的后台账务支持角色,走到前台来,和业务一起面对生意的挑战、投资人的审视以及市场的检验。
来源:首席财务官 作者:冯月思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