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企业经营的实质:由某咖啡公司带来的启示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1/8/30 13:42:32

2020年2月1日,某国际知名做空机构发布了针对某咖啡公司的做空报告,在长达89页的报告中指出了某咖啡公司存在捏造公司财务和运营数据的行为。

伪造交易相关的销售额约22亿元

2020年4月2日,某咖啡公司公告称,公司内部调查显示,首席运营官(COO)及其部分下属员工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从事某些不当行为,伪造交易相关的销售额约22亿元。由此,该做空机构的做空报告在网络上正式发酵,某咖啡公司股价暴跌,3个交易日内的跌幅达到83%。

而此前某咖啡公司刚完成一轮增发,融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

2020年7月31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某咖啡公司财务造假调查处置工作情况的通报称,证监会会同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依法对某咖啡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关联方及相关第三方公司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同时根据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跨境监管合作机制安排,配合美国证券监管部门开展跨境协查。

某咖啡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及相关管理人员、相关第三方公司大规模虚构交易,虚增收入、成本、费用,虚假宣传等行为,违反了我国《会计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某咖啡公司境内关联的某两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违反了我国《证券法》相关规定。财政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证监会将依法对某咖啡公司境内运营主体及相关责任人、协助造假及帮助虚假宣传的多家第三方公司、两家新三板关联公司及相关责任人予以行政处罚。近日,证监会已向涉案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相关责任主体如涉嫌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公安司法机关进一步追责。

如果没有造假,某咖啡公司大概率依然会被认为是一个高成长性的公司,毕竟公司成立17个月就在美国上市,放眼全球,又有几家公司能做到?那么看透某咖啡公司的问题究竟要多高的水平?先讲一个故事。

认清企业经营的实质:由某咖啡公司带来的启示

故事:解决空香皂盒的方法

某日用品公司引进了一条香皂包装生产线,生产中发现常常有盒子没装入香皂,但公司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于是他们请了一个学自动化的博士后来解决这个问题。他设计出了一个方案,用来分拣出空的香皂盒。

博士后成立了一个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科研攻关小组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先后花了几十万元攻关费用,终于成功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上有空香皂盒通过,两旁的探测器会检测到,并且驱动一只机械手把空香皂盒推走。

而我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引进了同样的生产线、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恼火,找到车间工作人员,并让他解决这个问题。车间工作人员很快想出了办法:他在生产线旁边放了台风扇猛吹,空香皂盒自然会被吹走。

车间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显然没有博士后的高,但他依然解决了问题。故事中,车间工作人员的方法确实管用,空香皂盒能被风吹走。回到某咖啡公司的商业模式,一眼洞穿,它的经营实质是销售咖啡,不论在这上面附带多少概念,都逃不脱卖咖啡的本质。这么想,问题就简单多了,经营咖啡应当靠什么赚钱?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面,“车间工作人员”可能更有发言权。这也是为什么针对某咖啡公司的做空报告,是如此的“接地气”。这本来就是一个很“接地气”的传统生意,就得用“接地气”的调研方式。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

搞清商业模式是“防骗”第一步

不要把商业模式想得过于“高大上”。如果一个企业讲它的商业模式,作为投资者的我一遍听不明白,三遍记不住,要么是他表达有问题,要么是他想骗我,就没想让我弄清楚。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可多增加账期的限制,每单有钱赚,这就是商业模式本该有的样子。不是这样的,最好别参与,那是金融,不是普通人都能参与的。

某咖啡公司一开始销售咖啡,后面又推出了某茶饮品牌,这就是它的产品,也是它能够带给客户的价值。曾经我认为它同星巴克一样(当然之前我也没怎么了解),直到有一次在北京,我花了很大的工夫通过地图导航找到一家店,到那里一看,它竟然只是在某个酒店大堂的一角摆了几台咖啡机,甚至连一张桌子也没有,可是我原本是想在那里坐一坐的。

事实上,我从没想过通过买一杯咖啡来解渴,咖啡也必然不是一种只能打包带走的产品,所以这家咖啡公司这么简单的风格到底是要传递一种什么理念呢?通过大量的补贴、极低的价格来培养大众喝咖啡的习惯吗?

直观感受服务的过程,判断价值

一个产品或服务有没有竞争力,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是能够一眼看穿的。当我看到酒店大堂的一角摆放着几台咖啡机,有一个工作人员站在那狭窄的空间用抹布这里擦擦、那里擦擦时,你能想象当时的我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

此时附加在这个公司品牌上的所有概念统统被撕去,我脑海中浮现的概念就是低廉,便宜。你让我怎么相信一个不修边幅的人是一个美丽的人?没有对咖啡艺术的尊重,也没有对咖啡内涵的追求,我实在看不出它的产品理念。

再说某茶饮品牌,我也实在无法将其与创新连接起来。也许,某咖啡公司的管理层,可能就没有几个人真的懂咖啡、懂茶。

市场上公开流传的做空报告这样写道:

某茶饮品牌产品的质地都是均匀和平衡的,这表明它是从NFC(Not From Concentrate,非浓缩还原汁)果汁果酱中混合出来的;明亮的颜色可能来自人工色素。有限的水果,主要是保质期较长的柑橘,可能是为了装饰而添加的。

这样的产品为什么会有分析人士认为它有竞争力?

了解价值实现的过程

企业是必须要盈利的,这是它赖以生存的基础。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每个企业放到社会中都有它应有的角色,也有它应当获得的利润,这是资本逐利的天性使然。

一个行业,如果利润率过高,一定有资本进来将它拉平,反之也将有资本撤出,留存的资本将获得更高的利润。某咖啡公司的这种经营模式其实很难获得稳定的客户,它的客户对价格有高度的敏感性,这就要求它持续地补贴。而花钱请客户喝咖啡,这是反资本特点的,注定不会长久。

这些看起来如此简单的道理,难道它的投资者不懂吗?

他们应该懂,但身处局中,或许又不懂。所以独立、客观、理性的分析对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可投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要投资,就应该像做空机构一样来了解企业。普通人受限于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并不能做得如此完整与翔实,但可以借鉴与学习做空机构的思维与精神。只要用心了,就能规避很多问题,不“踩雷”,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来源: 管理会计知识汇 作者:周涛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认清企业经营的实质:由某咖啡公司带来的启示




文章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