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的三大变革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 发布日期:2021/7/8 10:11:43

过去的十几年,财务的创新主要集中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论和实践。从2005年中兴建立中国企业的第一个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开始,到2025年,中国应该会普及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也就是说,还有4到5年的时间,财务共享服务就不再会是新鲜的名词,就像我们今天谈论会计电算化和ERP一样。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过程的是四化——专业化、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把“票帐表钱税”的基础业务集中起来,进行专业化分工、标准化再造、流程化设计,用信息系统把业务和流程连接在一起,把财务和业务连接在一起。

财务共享服务促进两件事情:一是组织的变革,它将分散的、作坊式的财务基础工作集中起来,并再造出业务财务、战略财务的组织架构;二是促进财务系统的升级再造,通过共享服务中心的集中模式,用IT技术实现流程的信息化和自动化,促进业务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完成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这两个变化,带来三个提升:降低财务处理成本,控制财务风险,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没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支持,财务人员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管理会计的。在我过去20多年企业管理的工作经验中,企业在实践中不是不重视管理会计,而是做不好管理会计。管理者多变的需求、多样的场景、数据算法的复杂,都是企业财务部门无法承受之重,而企业专门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战略财务和业务财务人员仅有的工具就是EXCEL和会计科目核算维度的简单数据收集,在企业中被戏称为“表哥”“表姐”,用计算器算着原子弹和氢弹的链式反应和爆炸当量。从2020年开始,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为财务人员带来“超算中心”的能力,为管理会计的工具革命、数据革命和职能革命提供可能。

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的三大变革

第一,工具革命。新兴的数字化技术会对管理会计的工作方式和企业决策方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多维分析模型、数据算法、可视化工具等将成为辅助管理会计工作的重要工具。过去管理会计已经拥有大量的算法,从战略的执行到计划、预算,再到风险控制、绩效评价,每一个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背后都蕴含着一套算法,但是仍有大量的算法模型需要补充、完善、不断迭代,这都需要合适的工具去实现。数字化时代的管理会计应该站在业务、数据、模型、算法、展示、场景和决策等方面去理解,充分利用数据技术手段,才能真正做好管理会计的工作。

第二,数据革命。虽然现在很多的管理会计工具逻辑规则明确,但是企业的应用实践并不活跃,多数是由于数据无法获取,直接限制了工具的应用。数字化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企业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物理世界的虚拟孪生,并与数字世界产生直接联系,财务可以采集和利用的数据增加,企业的财务数据从狭义变成广义,从“小数据”向大数据集转变。在广泛采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数据治理体系、数据价值链,实现从原始数据到数据资产和数据服务的转变。未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会发展成为企业的数据中心,为经营管理提供海量数据。

第三,职能革命。工具革命和数据革命的出现使得企业数据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跃迁,数据的价值被充分地挖掘和发挥,推动着管理会计的职能范围不断地扩大和升级。如何做经营预测、业务分析、绩效管理、合并报表、税务筹划、预算管理、内控风险,这是当前管理会计的工作。在具体实践中,财务也会参与产品报价、客商风险管理等与业务部门协作的决策场景。未来在数字化的支持下,管理会计职能将不断地向外扩大,在不断改进传统的管理会计规划、控制和评价职能的基础上,更多地和业务部门产生交互的决策场景,强化预警预测机制,有力支持企业的经营管理。

因此,在未来的15—20年间,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以财务数字化转型为切入点,将算法模型作为有力的工具,实现企业经营管理“自动驾驶”从L1到L5的跨越。企业未来应该有“经营算法”,用来源于数据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推导出来的模型,让企业经营管理不再凭直觉、经验和感觉。怎样利用会计的专业知识加上数据科学的支持,再加上IT和DT技术的能力来支持企业的经营发展,这是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

在数字化时代下,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应当是财务、商业、信息技术和数据科学四个部分的有机结合,要具备敏捷财务专业能力、商业逻辑理解力、沟通与领导能力、数据价值发掘能力,加上对管理、金融、法律、技术的理解,共同构成一个合格的财务人必备的素质和能力框架,这也是每一个财务人应该努力的方向。我们非常激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来源:中兴新云  作者:陈虎


管理会计师CNMA是由财政部直属事业单位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推出的管理会计证书项目,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师人才。

数字化时代管理会计的三大变革




文章标签